相關資訊 <Top>
(一)網界博覽會作品的網址:
1.連結到我們網界博覽會作品網址(大會網址)
http://librarywork.taiwanschoolnet.org/cyberfair2013/kanakanavu/index.htm
連結至我們學校的首頁:http://www.sm.ks.edu.tw/
3. 專題研究計劃完成日期:102年2月2..日
4. 學校:高雄市立那瑪夏國民中學
5. 縣市:高雄市
6. 指導老師:鄭景旭老師、何秀珍老師、葉一萱老師
7. 多少學生參與這個專題網頁研究計畫:共10人
8. 他們的年紀是:12-14歲
9. 專題研究計畫連絡E-mail信箱:yeh824@gmail.com
計畫總覽<Top>
我們參加的網界博覽會類別:第二類,地方社團族群。
「我們的地方社區」說明:
我們的地方社區在民國99年12月25日(縣市合併)之後才改制為高雄市的那瑪夏區。
而「那瑪夏」這個區域,最早出現在文獻上的記載是,出於荷蘭時期的《熱蘭遮城日誌》之紀錄cannacannavo(即卡那卡那富族),該族長老於1648年、1650年、1654年及1655年共四次出席「北區地方會議」的紀錄。清朝時史料《台海使槎錄》對此地區有二種譯法:「簡仔霧社」及「干仔霧社」。日治時期改隸旗山郡六龜警察分室;當時稱做「瑪雅竣社」或「蚊仔只社」。光復後,於民國35年2月成立鄉公所,隸屬於高雄縣政府雄峰區署瑪,又於民國37年改為直隸高雄縣政府瑪雅鄉,民國47年瑪雅鄉改名三民鄉,民國97年改名那瑪夏鄉。民國99年12月25日(縣市合併)之後才改制為現在的高雄市的那瑪夏區。
那瑪夏區名稱演變一覽表
|
名稱 |
時期 |
Cannacannavo
(現稱-卡那卡那富族) |
荷蘭時期《熱蘭遮城日誌》紀錄
(1648、1650、1654 、1655 ) |
簡仔霧社、干仔霧社 |
清朝時期《台海使槎錄》 |
瑪雅竣社、蚊仔只社 |
日治時期 |
高雄縣 雄峰區署 |
民國34年 |
高雄縣 瑪雅鄉 |
民國37年 |
高雄縣 三民鄉 |
民國47年 |
高雄縣 那瑪夏鄉 |
民國97年 |
高雄市 那瑪夏區 |
民國99年 |
那瑪夏這百年來,除有卡那卡那富族之在地原住民,沙阿魯娃族、漢人、布農族、排灣族、泰雅族、外省族群及新移民女性的遷入,就如同整個臺灣的縮影,是個族群多種、文化多元,並且蓬勃發展、活力四射的地方。
專題研究的對象
大家都知道,臺灣的原住民有很多不同的族群,但是很少人知道臺灣存在一個族群叫做「卡那卡那富」。我們製作這個專題的目的,就是希望讓更多的人認識「卡那卡那富」族,讓大家知道我們「卡那卡那富」族就是這麼樣的獨一無二、世界唯一。
耆老與文獻記載皆指出, “Kanakanavu”是卡那卡那富族人的自稱,意涵為住在Kanakanavu一地的人。Kanakanavu在以往的文獻中還出現 “Kanakanabu” 的記音。就漢語族稱而言,在過去的文獻中,Kanakanavu有許多不同的漢語族稱,現在族人多自稱為「卡那卡那富族」。主要部落位於高雄市那瑪夏區(原名三民鄉)的達卡努瓦里和瑪雅里兩行政村內,人口約五百餘人。
專題研究的內容
目前「卡那卡那富族」(Kanakanavu)、「沙阿魯娃族」(Hla’alua)和阿里山的「鄒族」(Tsou)這三群人在原住民行政單位的族群分類系統中,被歸類並合稱為「鄒族」,但是,對於從日治時期以來多位「鄒族」研究者而言,「鄒族」族群分類與定位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難題。其根本原因是,這三群人雖然物質文化相近,但是,由於過去語言、社會組織、信仰、與價值觀等各方面,都有相當明顯的差異,特別是彼此的語言無法溝通,因此這次我們的主題主要以最早居住在本區的「卡那卡那富族」為呈現的主題,並藉由這次的研究讓隱匿在「鄒族」裡面「卡那卡那富族」得以讓更多人知道,我們「卡那卡那富」無論是在語言、歷史、文化、祭典等各方面是獨一無二的。
專題研究的方法
1.文獻蒐集 使用圖書館、網路、地方文史協會尋找相關參考資料,並且取得授權或註明出處,以維護著作權。
2.訪談 根據文獻蒐集到的資訊,擬定訪談大綱,聯繫並取得受訪人的同意,以錄影的方式記錄訪談的結果。
3.網頁製作 將收集到的文字資料、圖片資料、影音資料組織整理,製作成網頁作品上傳。
4.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
我們學校是以光纖連上網際網路,今天用中華電信網站的測試網路上傳速度59.15Mbps,下載速度65.28 Mbps。而本校教室共有18台電腦,每台電腦都可以與網際網路連接,因為我們地處特偏地區,偶而網路的連線狀況會不太穩定。
5.我們克服的難題
(1)網頁設計功力不足:因為我們的電腦能力都不太好,更沒有做過網頁設計,所以一開始找資料都是用手寫再做整理,老師本來要我們建立一個自己的網站,但因為上課的時間很不多,又要外出採訪、整理資料、準備段考...,就已經學期末了。後來我們改變策略,請大家先把資料蒐集整理好,將圖片介紹做好;網站複雜的技術性問題就請老師幫忙。
(2) 學生的資訊能力及設備不足:當老師宣布有這樣的比賽時,在全校30多個卡那卡那富族的同學中,我們10個就自願參加這個活動,雖然我們的資訊能力很弱,大部分同學家裡也都沒有電腦,但是我們還是盡量的配合一起去找資料、一起採訪,也在社群平台(FB)上成立自己的秘密社團,提供作為討論紀錄的平台。希望能夠透過網頁讓大家知道我們卡那卡那富這個獨一無二的族群。
(3) 時間安排問題:小組的成員都是七、八年級學生,平時學校星期一到星期四都有晚自習到晚上八點,所以只能利用午休的時間進行討論。而實地採訪是利用沒有晚自習的日子,在放學之後進行採訪,住在外地的老師也因此留在學校陪著我們一起去採訪。
(4)外出採訪的交通問題:由於本研究是在本校鄰近的達卡努瓦里進行,因為那瑪夏區幅員廣大,達卡努瓦里離學校有10公里左右,所以在進行實地採訪時,需要克服距離上的問題。還好我們當中的8位同學也是住在達卡努瓦里,因此學生是利用放學後的時間進行實地採訪的工作,所以老師借用學校的公務車載另外2名同學克服這個問題。
專題研究的進度
預定進度甘梯圖(Gantt Chart):作為進度控制及檢討之依據。
專題名稱:世界的唯一~卡那卡那富族
計畫要素<Top>
參加網界博覽會的過程中你們學到了什麼?
翁亞芝 Pi’i:我覺得參加這個活動是非常好玩又有趣的一件事。因為這是第一次接觸到網頁比賽,而且主題是關於我們的族群,另一方面是因為可以讓別人知道:其實世界上還有我們這一族群,也能讓大家了解我們的文化。希望我們的作品,能獲得好成績,萬一沒得名也沒關係,因為我們明年還會再挑戰一次!
蔡劭儀Maiia:我覺得參加這個活動很有意義,因為會讓我們更去關心自己的族群,讓這個世界看到我們卡那卡那富族。如果這一次的網頁博覽會,沒有得名,我們也不會氣餒,因為至少我們曾經努力的去學習,至少我們曾經為自己的族群文化盡一份心力! 很感謝指導老師和部落耆老,教導我們那麼許多網頁製作的技巧及部落文化傳承的重要。那瑪夏網頁社, 加油!kanakanavu 加油!
潘凱莉 Tanivu:參加這個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証明我們族群—卡那卡那富的存在。雖然只能利用午休做網頁,但是,我們都願意犧牲放學回家玩樂的時間,來拜訪部落的耆老,目的就是要讓卡那卡那富的文化能夠傳承下去。所以今年網頁比賽沒得到好名次,也沒關係,明年我們一定會再接再厲的!
江熙媛Pi’i:我喜歡參加這活動!因為這活動,讓我學習到怎麼如何製作網頁,原本完全不會,但參加了這活動後,就學習了很多製作網頁的技巧。我要感謝讓我參加這次比賽的老師們 ,謝謝他們教導我們怎麼製作網頁。因為學會製作網頁後,就可以藉由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,讓全世界都知道-我們這個小小但很有特色的族群!
翁瓊姿 Paicu:我覺得參加這個活動學習了很多!最高興的是:因為我們的網頁製作,可以讓大家都了解到:世界上還有我們卡那卡那富-這個獨特的族群。所以,不管這次比賽有沒有得名,沒關係,我們再繼續加油,因為我們卡那卡那富是最棒的!加油吧!
陳詠禎Malas:我覺得參加這個活動很好玩又有趣。 因為能讓我們學習很多,以前都不知道的,現在有了些許了解,無論是網頁製作或部落文化。這次的網頁主題是介紹我們卡那卡那富族,希望藉由這次的活動,可以把我們自己的文化傳承下去, 讓大家知道我們是世上唯一的族群 !
謝孟霓 MU’U:我很喜歡參加這個活動,希望可以得到好成績,更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卡那卡那富族的存在。在活動過程中,我們還可以學習如何架設網頁,也可以訓練打字的速度,我非常感謝所有老師的指導,謝謝!
翁孝華Pa’u:我覺得參加這個活動很有意義。因為可以讓更多人知道:在台灣這一座小島上,有一個不一樣的族群-卡那卡那富!
楊劭文 Pa’u:能夠參加這次的網頁博覽會的活動,不但覺得很榮耀也很有成就感,更希望讓大家知道:我們那瑪夏國中是最棒的!因為遇到到困難,我們會團結合作,一起解決問題。我想感謝一萱老師和景旭老師,幫我們解答了很多網頁製作的疑問,更協助我們發揚卡那卡那富文化,讓大家看見-這世界的唯一!
謝婉宜PII:我覺得參加這個活動很有趣。可以知道怎麼架設網頁,還可以讓大家知道我們是世界唯一的卡那卡那富
你們使用了那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的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?
運用項目
|
用途 |
數位相機 |
拍攝網頁製作時所需使用的照片 |
網際網路 |
利用網路資源,搜尋相關研究資料
利用社群網路建立社團,做為平時討論的紀錄平台 |
電腦軟體 |
(1)DreamweaverMx網頁軟體製作網頁。
(2)PhotoCap影像處理軟體處理數位照片。
(3)Word文書處理軟體,撰寫工作日誌及研究報告。
(4)FlashMX動畫軟體,製作網頁中的動畫。 |
掃描器 |
掃描手畫的地圖以及摺頁冊上的照片 |
影印機 |
將所需的資料影印以供同時多人使用 |
書籍、手冊 |
藉由閱讀相關的書及手冊,深入了解研究主題 |
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,或參與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?
姓名
|
協 助 專 題 研 究 事 項 |
台灣卡那卡那富文教產業發展促進會 |
台灣卡那卡那富文教產業發展促進會在101年出版了《卡那卡那富-米貢祭》的專書,並致力於推動卡那卡那富族的正名運動。知道學生要製作卡那卡那富的專題網頁,馬上願意無償授權學校,將書籍中的資料提供給學生使用,讓我們的研究更豐富。 |
翁博學先生 |
翁博學先生是我們卡那卡那富族的耆老,這次的研究多虧他願意接受我們的訪談,並詳盡的為我們解說卡那卡那富的歷史與文化,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族群是那麼的獨特。 |
貢獻度說明<Top>
參與人員 |
工作事項 |
百分比 |
學生:
翁孝華、江熙媛、翁琼姿、
翁亞芝、蔡劭儀、謝孟霓、
陳詠禎、謝婉宜、潘凱莉、
楊劭文 |
(1)採訪受訪對象或相關人士
(2)攝影、照相、錄音
(3)訪談內容紀錄
(4)編輯書面資料
(5)擬定訪問大綱
(6)網頁設計 |
45% |
指導老師:
鄭景旭、何秀珍、葉一萱 |
(1)專題研究方向擬定
(2)網頁架構技術提供及修改
(3)網頁美工編輯 |
40% |
地方協會 |
- 提供資料
- 授權使用
|
10% |
部落耆老 |
(1)資料提供
(2)接受訪談 |
5% |
專題研究計畫連絡E-mail信箱:yeh824@gmail.com |